你的位置:正规配资股票线上_股票配资炒股的平台_股票配资平台网站 > 正规配资股票线上 > 配资排名第一公司 安踏2.99亿抄底上海南京路独栋 万亿市值梦还有多远?
配资排名第一公司 安踏2.99亿抄底上海南京路独栋 万亿市值梦还有多远?
发布日期:2025-02-21 22:28    点击次数:134

配资排名第一公司 安踏2.99亿抄底上海南京路独栋   万亿市值梦还有多远?

(原标题:安踏2.99亿抄底上海南京路独栋 万亿市值梦还有多远?)配资排名第一公司

《投资者网》乔丹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寸土寸金之地,一栋名为“阳光商厦”、地处南京东路580号的独栋物业以2.99亿元成交。

根据阿里拍卖的资料,该商厦建筑面积为7252.43平方米,换算下来的平均楼面价约4.1万元/平方米。买家安踏体育(02020.HK),在这场看似低调的拍卖中,悄然完成了一次战略卡位。  

此次交易标的隶属江阴金帝毛纺织有限公司,原属深陷债务危机的江苏阳光集团。因江苏阳光集团逾期未偿还平安银行1.97亿元贷款,抵押物阳光商厦被强制拍卖。安踏作为唯一竞拍方,以评估价七折“抄底”拿下。根据公告,该物业年租金收入超3000万元,若以成交价计算,租金回报率超10%,堪称一笔“划算买卖”。  

企查查显示,江阴金帝毛纺织有限公司的股东已变更为安踏体育,持股比例为100%。首次持股日期为2025年1月2日。

不过,安踏的算盘远不止租金收益。主楼1-5层已由安踏旗下品牌承租,此次收购后,安踏不仅将租金成本转化为自有资产增值,更在核心商圈锁定长期流量入口。南京路日均近200万人次客流量,为品牌曝光和高端化战略提供了天然秀场。  

低价收购背后:阳光系崩塌与安踏逆势扩张

阳光商厦易主,折射出两家服装企业的命运分野。  

江苏阳光曾是“毛纺巨头”,实控人陆克平一度掌控四家上市公司,但近年因内幕交易、退市危机等接连暴雷。2024年,江苏阳光因股价跌破1元/股退市。Wind显示,另外两家上市公司海润光伏、威创股份也已相继退市。截至2024年,阳光系旗下仅剩四环生物一家上市公司,且该公司也处于困境之中。

而安踏则一路高歌猛进,并开始逐步比肩耐克中国的规模。Wind显示,2024年上半年,耐克中国与安踏体育的营收分别为375亿元和337.35亿元。安踏体育的营收同比增长13.8%,而耐克中国的营收同比增长8%。耐克中国虽然在绝对数值上仍保持领先,但安踏体育的营收增长速度更快。

市值方面,截至2月14日午间收盘,安踏体育市值为2459亿港元,虽较2023年1月的3457亿港元及2024年10月的3000亿港元的阶段性峰值有所回调,但仍以绝对优势领跑中国运动鞋服行业。

相较之下,李宁(02331.HK)市值约425亿港元,特步国际(01368.HK)、361度(01361.HK)市值分别约146亿港元、82.5亿港元;A股市场方面,三夫户外(002780.SZ)与探路者(300005.SZ)市值更缩至17.5亿元、60.9亿元。

尽管市场波动导致安踏市值阶段性承压,但其规模仍相当于上述企业总和的3.5倍,行业寡头格局持续强化。

安踏的逆势增长,离不开其“收购+代理运营”的组合拳。从2009年拿下FILA开始,安踏陆续将迪桑特、始祖鸟、萨洛蒙等品牌收入囊中,并成功实现品牌矩阵的差异化运营。2023年收购瑜伽服饰企业玛伊娅、2024年竞拍南京路物业,则是其向细分市场和渠道掌控延伸的缩影。  

FILA隐忧与多品牌协同难题

尽管安踏势头强劲,但仍面临发展难题。  

首当其冲的是FILA品牌。2022年FILA营收首降,2024年增速再度放缓。Wind显示,2022年FILA品牌的收入为215.2亿元,较2021年的218.2亿元下降了1.4%。这是自安踏收购FILA中国业务以来,FILA品牌年度收入首次出现下滑。2024年上半年,FILA的营收为130.56亿元,同比增长6.8%。

人事动荡更添变数。原总裁姚伟雄退休,接任者江艳能否延续FILA的“时尚运动”定位?FILA ICONA、ATELIER、Fusion、Kids、GOLF等子品牌如何避免内耗?这些问题考验着安踏及江艳的精细化运营能力。  

更大的挑战在于多品牌协同。安踏主品牌定位大众市场,FILA瞄准中高端,迪桑特、可隆等户外品牌则对标专业细分领域。但如何平衡资源投入,避免“左右互搏”?

安踏曾在2023年召开的投资者大会上提出将迪桑特和可隆打造成“第三个百亿品牌”,但二者目前规模尚不足50亿元,增长需依赖渠道扩张与品类创新。  

激进收购下的财务风险

安踏的收购策略虽带来增长,也埋下隐忧。Wind显示,2019年安踏联合财团收购亚玛芬体育(Amer Sports)时,安踏承担了8亿欧元浮动利率债务及13亿欧元担保,推升负债从2018年的78.54亿元骤增至201.57亿元。

亚玛芬体育自身也背负了大量债务,包括约40亿美元的股东贷款和近18亿美元的金融机构贷款,这些债务产生的利息成本进一步增加了安踏和亚玛芬体育的财务压力。

此次南京路收购虽金额不大,却折射出安踏的重资产倾向。2024年12月,其以9.8亿元竞得厦门10万平方米地块,计划斥资40亿元建设新运营中心;未来五年拟开设1000家奥运主题店,单店面积超500平方米。重资产模式虽能强化品牌壁垒,但在消费复苏疲软背景下,大规模资本开支可能加剧现金流压力。

从晋江小厂到全球第三大体育集团,安踏的崛起堪称中国品牌逆袭的范本。低价收购南京路独栋、加码商业地产,是其渠道控制力和资本运作能力的体现。但FILA增长瓶颈、多品牌协同难题、收购带来的财务压力,仍是悬顶之剑。  

当规模红利逐渐见顶,安踏需要证明自己不仅能通过“买买买”开疆拓土,更能依托精细化运营构建持久竞争力。毕竟配资排名第一公司,商业世界的竞争,从不缺黑马,难的是做常青树。(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