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AN MUSEUM股票杠杆比例
讲堂预告
主讲嘉宾: 李永强
主题:
《裴李岗遗址:解锁远古文明的密码》
时间:
3月29日14:30
讲堂地点:
河南博物院西配楼二楼多功能报告厅
咨询电话:
▲裴李岗遗址(图源网络)
距今8200~7500年的裴李岗文化,是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来源。如何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研究解读其面貌,是学术界一直推向深入的问题。
展开剩余72%地质学、古生物学、植物学、考古学等多学科协同以及手段的应用,使新发现与新研究成果相互印证、相互补充,为公众构建立体、生动的裴李岗文化生活图景。
通过裴李岗遗址分布范围及保存状况新发掘,在遗址西部及东部区域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阶段1-3万年之间的遗存,不仅包括大量的陶器、石器以及木骨泥墙残块等,还含有大量动物遗存、植物遗存,直接反映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建筑技术等,而且为旧石器晚期至新石器早中期的聚落环境、生活方式、生业经济、文化面貌、社会组织及意识形态提供了重要资料,也表明裴李岗遗址周边的地质地貌与气候变迁,是研究农业起源与发展、文化形成的关键因素。
裴李岗遗址的考古新发现与研究成果,不仅是对中原地区史前文明的深入探索,更是对人类文明起源与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
裴李岗遗址周边的自然环境对裴李岗文化的形成有何影响?
裴李岗遗址的旧石器时代遗存是怎样的?与新石器时代遗存有何联系?
如何从多学科研究视野下解读裴李岗遗址?
▲ 国家博物馆收藏裴李岗出土的石磨盘和石磨棒
3月29日下午14:30,由河南博物院、河南广播电视台举办的2025年中原国学讲堂“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系列讲堂第8讲(总第406讲),特邀李永强研究员,为您全方位解读“裴李岗遗址”。
敬请期待!
本期嘉宾
李永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长期在河南地区从事中国史前时期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史前社会文明化进程、资源控制、生业经济发展、社会组织变迁等领域。主持裴李岗遗址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重点研究中原地区新旧石器过渡、早期新石器化进程。参与或主持伊洛河流域区域系统调查(2000-2007),郑州西、新密市、新郑市(2016-2023)先秦时期遗址区域系统调查,发掘河南灵宝西坡(2000、2001)、偃师灰嘴(2001-2006)、重庆双堰塘(2001)、安徽蒙城尉迟寺(2002)、安阳孝民屯(2003)、郑州战马屯西(2006)、香港扫管笏(2008-2009)等遗址。发表《环玦类石制品扩孔工艺的实验考古研究》《旧-新石器过渡阶段研究的几个问题》《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2018-2019年发掘》《洛阳盆地中东部先秦时期遗址:1997-2007年区域系统调查报告》等论文、简报、专著等20余篇部。
预约方式股票杠杆比例
发布于:北京市